
近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正式发布,两万余字的规划建议内涵丰富、意义深远,是指导中国迈向新征程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,为在复杂环境下把握发展主动权、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。然而,其宏大叙事与专业表述,就连部分党员干部也需要深入学习才能准确把握,同时无形中拉大了与群众的距离。规划建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,要让蓝图更好落地,规划建议的宣传就不能停留在党员干部层面,必须打通广大群众理解与认同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实现从“政府独奏”到“全民合唱”的深刻转变。
站稳人民立场筑牢“群众基础”。规划建议宣传的生命力源于深厚的人民性,这份关乎未来五年发展方向的宏伟蓝图,不是束之高阁的文本,而是直接关系群众就业、收入、教育、医疗等切身利益的“民生答卷”。当前一定程度存在“干部热、群众冷”现象,恰恰反映了宣传工作与群众需求的脱节。破解这一难题,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,将群众知晓度、理解度、认同度作为衡量宣传成效的根本标准。要在宣传内容上紧扣民生热点,在表达方式上贴近群众语言,让规划建议宣传的过程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,为规划建议实施奠定最坚实的群众基础。
创新话语体系架设“沟通桥梁”。提升宣传实效的关键在于实现话语体系的创造性转化,面对“全要素生产率”“新型城镇化”等专业概念构筑的“知识壁垒”,简单的文件解读已难以满足群众需求。我们必须完成从“机械翻译”到“生动再造”的跨越,一方面要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带着烟火气的生活语言,如用直播带货、智慧医疗等鲜活案例诠释“数字经济”,用家乡变化、身边故事解读“区域协调发展”等;另一方面要创新传播载体,善用短视频、图解、动漫等可视化手段,让政策解读既“接地气”又“有新气”,真正架起政策与民意互联互通的桥梁。
构建互动机制汇聚“发展合力”。规划建议宣传的更高境界是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同频共振,要彻底改变“我说你听”的单向灌输模式,着力构建“你说我也说”的双向互动格局。要积极搭建多层次参与平台,通过社区议事厅、线上恳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;持续完善民意反馈机制,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做到“收集、研判、反馈”闭环管理;不断拓宽社会参与渠道,邀请群众代表参与规划建议实施的监督评估。当每一位普通群众都能在规划建议中找到自己的角色、发出自己的声音,他们就会从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参与者”,从“评头论足”转向“尽责出力”,真正形成“上下同欲、万众一心”的生动局面。
“积力之所举,则无不胜也;众智之所为,则无不成也”。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的宣传既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,更是一门深刻的群众工作艺术。唯有筑牢群众基础、架设沟通桥梁、汇聚发展合力,才能让国家蓝图融入百姓梦想,让宏观规划对接微观生活,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奏响最激昂的全民协奏曲。(田朔粼)
编辑:
国新网许可证编号: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[2002]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
Copyright 2000-2025 by www.xiancity.cn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