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   新闻    区县    建言    专题    原创    评论   理论   国内   国际    
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-63907150 029-85356217

争当扎根基层的振兴先锋

来源:西安网 时间:2025-06-09 09:50 阅读量: 字号:

  基层是成长的“练兵场”。内蒙古麻黄套村从贫困村到“示范村”的蜕变,彰显着驻村干部扎根基层、真抓实干的力量。他们以听民意的温度、强本领的硬度、勇担当的韧度,在乡村振兴中书写“人民至上”的答卷。

  用“铁脚板”架起党群连心桥。 “群众利益无小事”,驻村干部的首要责任是做群众心声的“听诊器”。鄂尔多斯市总工会派驻第一书记王强驻村伊始,便用脚步丈量民情:走访中发现村民因医疗问题丧失劳动能力,他主动协调医院开展10例免费换膝手术,让患者重获健康。这种“蹲下身倾听”的姿态,正是新时代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。驻村干部的“听觉”精度,决定着基层治理的温度。麻黄套村帮扶中,两级工会通过“走访+平台”双线联动,既用“铁脚板”收集“家长里短”,又依托政策拓宽沟通渠道。驻村干部要“竖起耳朵”听民意,用行动证明:把群众“急难愁盼”放在心头,才能在问题解决中赢得信任,让干群关系从“你我”变为“我们”。

  以“硬功夫”激活产业新动能“绳短难汲深井”,乡村振兴需靠过硬本领。面对麻黄套村产业附加值低的困境,驻村干部以“本领恐慌”破局:王强带队赴农业深加工地区考察,推动白萝卜初深加工项目落地,从“种萝卜”到“卖腌菜”,延伸产业链条,实现产值跃升。这正是“向实践学技能”的鲜活范例。本领提升需“学理论+重实践”。从引进种植技术到建成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,从“五统共赢”标准化生产到培育20户种植大户,驻村干部以“学习+实干”组合拳,让“产业驱动”成为振兴核心引擎。

  以“钉钉子”精神跑出发展加速度“大道至简,实干为要”。面对发展难题,麻黄套村驻村干部以连续12年7批骨干驻村的坚守,投入超4700万元资金,从解决医疗小事到推动产业升级。王强耗时两年推动酱菜厂、晾晒厂落地,正是“愚公移山”精神的当代诠释。实干需“久久为功+科学谋划”。两级工会制定《包扶工作通知》压实责任,以“组织牵动、市场拉动”等七化机制,将“摸着石头过河”与顶层设计结合。当好驻村干部,当不怕吃苦,抓好落实,能在 “摸爬滚打” 中练就 “铁砂掌”,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,为民族复兴注入磅礴力量。

  窦华云

编辑:钱江



52001000000000000
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

国新网许可证编号:61120170005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 陕ICP备09025004号  陕新网审字[2002]007号 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

Copyright 2000-2025 by www.xiancity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签发董越峰,修改董越峰